学校首页|| Enghish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正文

理学院各专业介绍

【来源:理学院各专业介绍 | 发布日期:2022-04-28 】



热烈欢迎广大学子报考理学院!

三江校区明理楼(理学院)


理学院简介

理学院成立于2001年,现有数学信息、物理电子、体育3个系,下设金融数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社会体育、信息与计算科学4个专业教研室,公共数学、大学物理、公共体育3个基础课教研室及智能医学信息研究所,已建成大学物理实验、计算科学、体育3个实验中心,智能计算与网络、人工智能、体育康复、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计算科学等6个专业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是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开设有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5个本科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为省一流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现有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在校学生近1300人。

学院拥有一支积极进取、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16人,教授、副教授59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2人。现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1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模范教师2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江西省金牌教授2人,宝钢优秀教师6人。

5年,主持国家级课题30余项,省级课题4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达1500万;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70余篇;完成学术著作5部;获得江西省自然科学二、三等奖各1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西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2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成果奖1项。

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夯实基础、因材施教、分层分类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近5年,指导到学生参加国内各类学科竞赛成绩优异,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5项,大学生数学竞赛、物理竞赛成绩稳居江西省前列,中国智能机器人竞赛、健美操比赛等获得全国一等奖40余项。近3年学生就业率达90%左右,学生升学率逐年提高。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一、专业简介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数学和信息领域为背景,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学与控制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理科专业,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数学基础好,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应用行业广的特色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能在科研院所、工矿企业、教育、信息产业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培养具有“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三实特质的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和应用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受到扎实的计算机技能训练,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和管理工作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

1.系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在后续的学科基础和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所学数学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体系结构,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掌握软件系统开发与设计的程序和方法,熟悉软件工程项目开发的必备流程。

2.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信息领域科学理论和方法,具有发现问题、描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采用适当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包括智能计算、并行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的基础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信息领域科学理论和方法,具有发现问题、描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采用适当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信息科学项目组织管理和团队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四、培养条件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4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6人,在读博士3人,博士后2人,硕士以上学位占比98%,2008年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授予权,形成了本、硕人才培养体系。主持了10项国家基金项目,有较强的科研水平。拥有人工智能实验室、信息与计算中心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等三个专业实验场所,建立了5个省外实训实习基地,硬件条件完全满足专业培养需求。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一)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二)主要课程

1.学科基础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计算机高级语言C、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

2.专业核心课程:算法与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数值分析、软件工程、运筹学与最优化等。

3.专业选修课程:C/C++程序设计 、信息论基础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专业英语 、网络工程 、C#.Net程序设计 、计算机图形学 、人工智能 、JAVA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 、软件测试技术 、算法设计与分析、Python基础 、信息安全与计算机密码学 、数字图像处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等。

(三)学分要求

毕业总学分要求170学分

其中:专业选修课程28学分;学科基础课程41学分;专业核心课程23.5学分;通识教育课程37.5学分;集中实践教学28学分;创新创业课程4学分;校级公选课3学分;综合素质3学分;创新创业实践2学分。

六、教学建设与改革成果

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创新,近四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得江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江西省高校 “金牌教授”1人,宝钢优秀教师3人。以赛促教,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科生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77项,参与并授权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本专业积极投入与相关企业的长期合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稳定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实习基地,制定了长、短训培养计划;与信息技术相关企业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提升教师工程化水平。

七、应用领域与就业前景

本专业主要应用领域为信息和计算机行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较广,可以在信息类和计算机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等工作,就业前景理想,除考取研究生深造、考取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位外,进入信息产业研发公司企业,从事研发工作,如华为、中兴等高科技企业,担任单位业务骨干或高管。

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省级获奖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一、专业简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适应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而设立,以数学、物理为基础,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一级学科为依托,具备宽口径人才培养和理工结合特点的迅速发展的新兴特色专业。全省本科高校同类专业评估中名列全省第一,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西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和科研积累,在嵌入式系统开发、复杂网络、微波射频、信号处理等方向已形成特色。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数理基础和宽厚电子信息专业知识,具备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科研思维以及电子产品开发与设计专业特长,拥有良好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国际视野和行业领导力的电子信息领域精英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 :

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3.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4.了解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5. 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社会责任感。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和沟通合作能力。

四、培养条件

本专业创办于2003年,2019年获批为江西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1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已形成本科和硕士(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正申请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博士点。现有教师29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16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 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1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有多位老师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等海外高校进修和学习经历,有多位教师担任国际SCI期刊审稿人。目前建有嵌入式系统开发、通信与信号、电磁场与微波、高频电子等实验室,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支持。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一)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二)主要课程

1.学科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基础物理、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数字电子技术 、概率统计 、电子电路实验 、专业实验等。

2.专业核心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等。

3.专业选修课程:基础物理实验 、数学物理方法 altium designer 原理图与pcb设计 、传感器及信号处理 、量子力学 、MATLAB程序设计 、光电子技术 、C/C++程序设计 、微波技术基础 、信息光学 、SOPC/EDA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电磁仿真技术 、模式识别导论 、信号完整性分析 、数字图像处理 、专业英语 、Python基础等。

(三)学分要求

毕业总学分要求173学分

其中:学科基础课程39.5学分;专业核心课程24.5 学分;集中实践教学28 学分;通识教育课程4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24学分;校级公选课3学分;创新创业课程4学分;综合素质3学分;创新创业实践2学分。

六、教学建设与改革成果

本专业自创办以来一直重视教学建设。围绕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依托的一级学科,设置了嵌入式系统开发、通信与信号处理、电磁场微波、光电传感器等多个专业方向。近年来,先后获得江西省本科专业评估全省第一,入选江西省一流专业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名单。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未来伙伴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等各类省级和国家级竞赛上获奖30余项,获批2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第一作者发表多篇研究论文。近四年,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省部级项目10项,累计纵向科研经费超480余万元;主持多项与人才培养相关的省级教改课题,3门课程入选省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专业教师发表SCI论文22篇;获批发明专利4项,获江西省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1 项,获得江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七、应用领域与就业前景

本专业主要应用领域为电子信息行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较广,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等工作,就业前景理想,除考取研究生深造、考取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位外,很大一部分同学工作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等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地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毕业生起薪相对较高,毕业生中有较多的学生就职于华为技术、中兴通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知名企业。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一、专业简介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体育学类下属学科专业之一,主要学习体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训练,掌握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所培养的学生需适应我国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需要,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各级各类运动场所、健身俱乐部等领域中从事体育运动及健身技能指导、科学健身咨询、大众健身活动组织管理和经营开发等工作的中高端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理念,系统掌握体育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具有创业意识,具备一定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能够从事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社会体育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健身运动指导、大众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以及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的能力,能胜任社会体育方面的工作。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体育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开展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训练,掌握大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科学研究和教学训练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

1.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及行为规范,了解我国历史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变化原因及规律,以及体育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和内涵。

2.掌握社会体育活动原则、内容和方法,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能够运用体育基本理论对体育领域事物进行科学分析与解释。系统掌握运动解剖、运动生理、体育保健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人体在运动时形态、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基本规律,能够运用生理学知识分析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达到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保健指导和康复治疗目标。

3.掌握大众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熟悉各运动项目的裁判法,并能组织开展相关体育训练和竞赛。具有熟练的社区体育指导能力,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救生员、健身教练员等其中至少一项国家通用体育职业资格证书,能承担中小学体育教学任务,对教学法、教案编写等熟练掌握。

4.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备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等能力。

5.掌握一门外语,尽量达到可运用口语和书面形式进行相关的沟通、交流水平,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6.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具体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四、培养条件

本专业在竞技攀岩、大众健美操等运动项目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跨学科设置“体育文化与道德”研究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设立由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体育特有行业职业职格培训基地”,具备了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教练员等职业证书的培训资格。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教师14人,博士(含在读博士)8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82.8%,形成一支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日趋合理,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近五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多项,教研项目10多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实践实习基地稳定,在全国大学生健美操、田径、攀岩,江西省大学生篮球、网球、健身健美等学科竞赛中取得冠亚季军的优异成绩。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一)本科学制4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二)主要课程

1.学科基础课程:健美操普修、篮球普修、田径普修、运动解剖学、体育概论、羽毛球普修、运动生理学、大众健美操、健身健美、乒乓球普修、体育心理学、网球普修、足球普修、排球普修、游泳普修、体育社会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武术普修等。

2.专业核心课程:健身理论与指导、社会体育导论、体育市场营销、健美操专修、篮球专修、体育舞蹈专修、网球专修、羽毛球专修、足球专修等。

3.专业选修课程:大众健美操、健身健美、体育保健学、运动营养学、体育公共关系学、搏击、社区体育指导方法、瑜伽、体育管理学、学校体育学、民族传统体育、体育表演与艺术、体育舞蹈、游泳普修、运动训练与竞赛、中华体育养生学、体育游戏、专业英语等。

(三)学分要求

毕业总学分要求168学分。

其中学科基础课程46学分;专业核心课程24学分;集中实践教学23学分;专业选修课程24学分;通识教育课程39学分;校级公选课:3学分;创新创业课程4学分;综合素质3学分;创新创业实践2学分。

六、教学建设与改革成果

为适应新形势下对社会体育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遵循“致用尚行”的原则,强化素质教育,突出专项技能水平为核心,打破封闭式传统教学,将应用性教学内容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建立“职业导向、实践本位”人才培养新理念。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如下成果:获得江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赛二等奖、江西省第四届普通高校多媒体教学体育课件比赛一等奖、江西省第五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江西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西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竞技攀岩、田径、健美操舞等运动项目上获得国家级奖项100多项。

七、应用领域与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体育教育与咨询培训相关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社区体育指导、体育教育培训、健身休闲指导、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考取国内一流高等体育院校和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以及出国深造等。

江西理工大学啦啦操队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发布仪式

 

理学院2022届毕业生攻读研究生统计表(部分)

专业

姓名

录取院校

电科18

尚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科18

宋文吉

郑州大学

电科18

杨海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电科18

黄浩

广东工业大学

电科18

曾宇航

江西财经大学

电科18

吴琪

南昌航空大学

电科18

段昊伟

西南大学

电科18

王帆

合肥工业大学

电科18

张儒颖菁

中南大学

电科18

刘梦

中南大学

电科18

胡江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科18

杨君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科18

张明璇

兰州交通大学

电科18

段江

长安大学

金数18

庞昱斌

敖德萨国立理工大学

金数18

夏侯佐源

暨南大学

金数18

高俣轩

南京理工大学

金数18

赵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金数18

赵沈阳

南昌大学

金数18

丁云

江西财经大学

金数18

钟紫琪

江西财经大学

金数18

王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金数18

姜晨

华南师范大学

金数18

曾妮

湖南大学

金数18

刘敏晨

江西财经大学

金数18

黄立

天津理工大学

金数18

陈欢

江西财经大学

金数18

周世强

江西财经大学

社体18

林思民

武汉体育学院

社体18

王乾森

江西师范大学

社体18

石宇

深圳大学

社体18

贺星月

山西大学

社体18

何子毅

华东师范大学

社体18

张梦龙

上海大学

社体18

容欢

华南理工大学

信息18

李超

厦门大学

信息18

熊桢

暨南大学

信息18

蒋俊康

福州大学

信息18

游代琦

华南师范大学

信息18

付辉波

汕头大学

信息18

孙迎

燕山大学

信息18

林栖

长沙理工大学

信息18

查南平

江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