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Enghish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本科教育教学特色案例(一)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来源:本科教育教学特色案例(一)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 发布日期:2023-11-30 】

课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中指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把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

一、基本情况

理学院作为我校一个以数理基础学科为特色的学院,承担了我校数学类、物理类和体育类等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对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具有基础支撑作用。

按照《实施意见》要求,理学院根据学院学科专业特点,分类重点做精做强线上、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以及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打造具有理学特色“金课”,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流课程建设以来,学院省级及以上一流课程累积选课人数已超过17万人次,为学校一流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主要做法

理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质量为王、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合作共赢”的建设理念,以狠抓教学质量为主线,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深化课程改革,有效地推动了优质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促进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课程学习获得感

1.坚持高位推动,强化课程建设顶层设计

学院坚持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一流课程建设规划,坚持把课程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将一流课程建设列入《理学院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要建设任务与目标重点打造一批高水平课程,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学院出台《理学院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理学院课程教学持续改进工作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推进课程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学校-学院-教研室协同联动共建。出台《理学院基金项目资助奖励管理办法》《理学院工作绩效评价办法》等激励政策,加大课程建设支持力度激发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培育高质量本科课程发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引领示范作用,分步实施、逐步推进校级一流课程、省级一流课程国家一流课程的进阶建设


2.坚持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流课程师资

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学院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契机推进高水平师资团队打造”,持续强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建立分层次、多平台、多形式、立体式的培训网络,实现教师职业培训和信息素养培训全覆盖;加强教学梯队建设,完善助教制度,发挥专家、教授高层次人才“传帮带”作用,通过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坚决淘汰“水课”;聘请校内外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丰富的专家开展课程能力提升常态化培训,定期开展课程建设内容集体备课、研讨课程设计、集体教研活动、说课赛课。

3.坚持科学实施教学评价,赋能一流课程建设

鼓励教师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混合式授课,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增加实践教学在教学环节中比重;坚持科学评价,将“两性一度”金课标准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构建“质量管理、质量监控、质量反馈、质量改进、服务师生、质量文化”六位一体的质量保障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听课督导专家听课的听课评课制度;建立校级督导、同行评价学生评价条线”并进的评教队伍;严控课堂教学过程化管理,实行日常教学检查、“三段式”常规教学检查与专项教学检查相结合的“五查”;改革学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评价,强化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考查,提升课程学习的广度,加强研究型、项目式学习,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作业评价方式,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让学生“严起来、紧起来”,以科学评价赋能课程高质量建设。

4.坚持教学改革创新打造高效课堂

坚持在教学方式上不断创新打造“高到课率高抬头率高满意率”高效课堂。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解决教与学模式创新问题,杜绝信息技术应用的简单化、形式化。依托网络教学平台,不断建构教育教学实践新场景,以科技赋能教育、以学问激发想象、以改革优化实践,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助力教师打造精品课程,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拓展课堂维度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探索体验式、探究式、项目式多元课堂教学范式,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吸收者转化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打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吸引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打造课堂双向奔赴的磁场。


三、建设成效

通过建设,近些年院在先后获批国家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15门,校级一流课程9门,校级课程思政招标课题2项,课程思政课程改革项目18项。

围绕课程建设,学院师资队伍、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成果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获批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团队1个,江西省教育系统名师工作室2个,江西省高校金牌教授和金牌青年教师共3人,宝钢优秀教师6人,清江教学名师2人、培育人选3人。荣获各级教学竞赛奖9人,其中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校级教学竞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1人。获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省二等奖1项,出版教材10部,获批教改项目28项,发表教改论文32篇。